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

    最新一周连锁店装修资讯20140307

        

    连锁行业动态:

    85°C

    85C(拓展选址信息)店名的由来是据称现煮的咖啡(专题阅读)煮到85度温度时口感最好。不过,85C不仅仅是卖咖啡,蛋糕和面包是85C另两大业务支柱。就是这样三个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商品,85C能做到百亿的市值,而且规模还在不断壮大之中。85C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“质优价廉”这最平淡无奇的四个字,但平淡无奇背后的大文章显然才是85C真正的法宝。

      先说质优

      2003年的时候,85C创始人吴政学在台湾一家五星级酒店喝下午茶,当时他冒出的一个念头,如果把这样的口感和享受带给普通大众会怎么样,于是吴政学去找当时台湾亚太会馆点心房的主厨谈创业,多番恳谈之后,站在起跑线上的85C就有了自己第一块招牌“五星级的味道”。

      85C一开始就以蛋糕作为主打,原因很简单,中国的“多数消费者对于咖啡质量辨识力不高,但对于蛋糕好不好吃,一口就吃得出来”,显然在台湾和大陆市场一上来就与洋品牌拼咖啡是很不明智的。

      一炮走红之后,吴政学之后继续将“五星级的味道”发扬光大,先后从五星级酒店挖来了20多位“金牌主厨”,全力打造既能达到高品质口感,又能投入标准化制作的糕点,每个月,85C都有20余种新品投入市场,成为这个行当“研发投入”最高的企业之一。

      吴政学还亲自抓食材的供应,他亲自跑到中南美洲挑选咖啡豆,把五星级酒店用的咖啡豆直接批量引进,同样遵循拿来主义的还有法国顶级法芙纳(Valrhona)巧克力等。照吴政学的话说就是“其实好食材,用一点就可以了……重点是如何用一点就能带出五星级味道”。

      再说价廉

      同样的闹市地段、不低以竞争对手的品质和口感、同样的人工成本,85C只卖竞争对手一半甚至只有1/3的价钱,而且能实现该行业的高利润水平,85C靠的是销量。

      吴政学专门研究过星巴克,他经营85C的理念是,最好顾客花几秒钟买了就走,而不是像星巴克那样坐下来休闲一两个小时。因此,85C大量的店面面积都用来放冷藏柜、烘培箱等经营生产的用品,临街迎门的都是诱人的点心,而桌椅只放几张作为点缀,而员工培训的重点除了服务之外就是效率。

      在新开的店面,85C一方面搞“试尝价”的大力促销,一方面让员工实习生到店买咖啡拉动人气,质优价廉的口碑一传开,顾客自然人流不断,只有跑起了量,仅一两天保质期的糕点浪费才会降到了最低,规模化的成本优势才能体现出来。

      85C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后,店均营业额是迪欧咖啡的近三倍,同时,净利润率高出同行业至少五个百分点。2010年底,85C在台湾成功上市,首日收盘市值就突破四百亿台币(约合一百亿人民币)

      点评:

      85C的商业模式无疑是成功的

      咖啡店市场在国内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难进入的行业,而蛋糕店面包房市场更是早就饱和。85C成功地把两种业态融合为一,以一种新的形象吸引年轻族群。

      此外,市场上虽不乏高品质咖啡和面包的洋品牌,但这些品牌的价格定位同样定在了中高端市场,中低端价位产品不太有人愿意做,因为人们都理所当然地想,中高端价位的利润都不高,价位放低肯定要亏本了。但吴政学反其道而行之,在台湾开的第一家店就证明了这个模式可行,并将这个模式迅速推广到全台湾,和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吴政学学历一般,唯一比较好的就是数学,而且他曾经多次创业,也经历过多次失败,但这些也造就了吴政学对生意的敏感天赋和丰富的从商经验,这笔宝贵财富最终在85C的身上得以体现。

    麦当劳:

       昨日,从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获悉,麦当劳入黔首场招聘会,将于379日在贵阳万丽酒店举行(贵阳市政府斜对面)。

      据介绍,麦当劳贵阳快餐店,正在紧张筹备中,为确保今年上半年按时开一至二家,麦当劳中国公司人力资源部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近百名工作人员。

      首场计划招聘的职位有三大类,第一类:餐厅服务员、咖啡师、接待员、训练员、餐厅推广代表、见习经理;第二类:服务员、见习咖啡师、接待员;第三类:市场部督导、地产策略规划师、地产开发代表、人力资源部督导、财务部会计、行政部协调员。

      新招聘的员工大部分将送到广西、上海麦当劳学习、培训,优秀者还将送到麦当劳汉堡大学为期3个月至半年的系统培训、学习。

    星巴克:

     

      今年5月份,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入驻贵阳的第一家店将开业营运,年内计划在贵阳投资开业营运45家。

      一年内,星巴克要在贵阳开五家店,市民在期待的同时,本土咖啡馆的经营现状会有何改变?他们又将会有怎样的反映?

      昨天,记者走访多家咖啡店后发现,多数店家认为,星巴克的到来对咖啡市场的提升有积极意义,正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。

      贵阳咖啡店超400

      只有三分之一能盈利

      目前,贵阳的咖啡店主要集中在云岩和南明等老城区,且以本地咖啡馆为主,相对来说,整个咖啡市场的发展较为“封闭”。

      “咖啡作为舶来品,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。”土壤咖啡馆文昌北路店副店长罗怀勇介绍,相比其他的发达城市,贵阳的咖啡市场是最近几年才成熟起来的。

      罗怀勇说,2008年前后,贵阳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发展到现在,大大小小的咖啡店已经超过了400家,但“大多入不敷出,只有三分之一的店能盈利”。

      “市场看似繁荣,却大多经营惨淡。”前年毕业后,小高和朋友在中华北路开了一家咖啡店,当初投入了近二十万,三年来却一直没能盈利,现正准备转手出去。

      对此,一位业内人士分析,开店之初,许多人是为了理想,并不为赚钱,因此,大多比较盲目,对市场缺乏深入的了解,经营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做不下去了。

      只卖咖啡难以生存

      多元经营才是出路

      即使多数咖啡店经营惨淡,但还是有部分咖啡店经多年的探索后,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。其中,多数成功坚持下来的咖啡店还得益于多元化经营。

      “开咖啡店时,只想单纯卖点咖啡,是很多店主的初衷。”延安东路一家咖啡店负责人周先生说,但这种路线是很难走下去的。

      周先生介绍,开咖啡店光靠热爱是不行的,关键是得平衡好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。“你得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,才能聚集起人气,然后再考虑赚钱”。

      “比如店内来了一帮客人,一些要喝茶,一些要和红酒,只有咖啡的话,人家可能立马走人。”罗怀勇说,他现在店内的收入,咖啡虽然占到了60%以上,红酒和茶等辅助产品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    同样,作为贵阳本土知名咖啡店之一的悦读时光咖啡馆,除了主打的咖啡之外,也经营着甜点和其他一些饮品。

    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少数咖啡店甚至在中午和下午时段,推出了咖喱饭等食品,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。

      巨头星巴克入驻贵阳

      多数店家表示有信心

      咖啡馆的生意难做,巨头星巴克却计划一年内在贵阳开4-5家店,本地咖啡馆的店主又是怎么样的心态呢?

      “和顾客一样,我们也很期待,毕竟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。”书墨春秋咖啡馆陕西路店的工作人员李先生笑着说,自己比较有信心,并不会因星巴克的到来而产生抵触。

      “星巴克的经营管理是很值得借鉴学习的,但稍微商业化了些,属于快节奏的。”罗怀勇分析道,星巴克和本土咖啡馆的“慢”有明显的区别。

      另外,本地咖啡店大多比较小众,经过多年的经营,多以老顾客为主,只要继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,顾客是不会轻易被“分流”的。

      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,压力之外更多是动力。”罗怀勇说,星巴克的到来,会促使本地咖啡馆在服务质量下功夫,这样的话,对咖啡市场的品质提升有积极意义。

      随后,记者随机采访了12家本土咖啡店。其中9位店主表示,星巴克的到来势必会影响贵阳整个咖啡市场的发展,可能对小咖啡店的冲击比较大些,但还是表示“欢迎”。

    网友评论
    我要评论
    验证码: